签署建设工程BIM合同应注意考量的问题

  • 2021-08-12
  • 1212
住建部在4月23日发布的关于征求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函,再一次提到了BIM技术。此举鼓动了建工企业希望运用信息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愿望和决心,将推动建工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。现在,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BIM是什么?
BIM的概念:
   BIM(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)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、建造、管理的数据化工具,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、信息化模型整合,在项目策划、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,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,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、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,在提高生产效率、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[1]

简单的说,就是采用多维可视的数字化建筑模型实现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。BIM技术可应用于工程生命周期的规划、设计、发包、施工、验收以及维护等阶段,具有可视化、数字化、协同性、模拟性、智能化的技术优势。

BIM作为一项发展中的新技术,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障碍,加之法律上的空白和滞后,大部分企业对其应用仍持审慎态度,但在一些设计施工一体化的EPC模式下,设计使用BIM技术就会给后面施工带来很大的效益,也不乏企业跃跃欲试。其中签订《建设工程BIM委托合同》就是开启这项新技术实践应用的首要一环,目前这类合同的签订尚处于摸索和完善阶段,未来期待有关部门能出台指导性的合同范本。本文就签署BIM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总结如下:

一、细化BIM合同的服务内容
    BIM技术将建设工程设计、投资、进度、施工、质量、安全、信息等各管理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的特性,决定了合同中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和繁冗化。鉴于目前BIM技术还难以实现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方位应用,实践中多应用于设计阶段,这就需要根据BIM应用管理模式确定明确的服务内容,包括建立规划方案BIM模型、场地分析、方案比选、通过搭建BIM三维模型对施工图检查优化、管线综合排布、族库创建、提供培训等条款,避免因约定不明,导致履约责任难以确定的情形出现。

二、全面约定BIM合同的验收标准
由于BIM应用是一项实践性、技术性很强的服务工作,管理经验
与技术水平十分重要,而目前还没有对BIM出台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,针对BIM咨询项目又缺少必要的质量审核机制,全过程都是由服务单位设计、实施和交验,这就需要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初,就对验收标准有明确的约定,在无法、规可依的情况下,意思自治的合同约定更是突显其重要性。

三、明确BIM合同中软件与工程数据的权属
BIM技术应用过程中,会建设一套全信息设备,产生大量的工程
数据,这些信息数据的价值远高于软件本身,因开发使用的是BIM技术提供方的基础软件,版权很难全部成为委托方所有。合同中需要明确软件与数据的权利归属,委托方应当意识到工程数据比软件本身更重要。

四、充分考量BIM合同中的二次开发与后期维护条款
BIM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,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座虚拟建筑,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、单一的、完整的建筑信息库,这就避免不了二次开发,而二次开发产生的权属问题、费用标准问题、另行签署开发协议的问题、审批问题当然成为合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后期维护与二次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后期维护通常属于合同服务内容的一部分,而二次开发往往需要另行签署开发协议来实现,但如何划分两者的界限,往往会被大家所忽视。在没有相应标准、规范、行业惯例的支持下,还需要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界定,更有利于减少纷争。

五、详尽BIM合同中的违约条款
BIM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,如前所述,目前还缺乏相关的工程合同管理标准,传统的合同风险分担采用的是一种可预见性的风险分担模式,在BIM技术尚未广泛应用的今天,显然无法预见到新兴的BIM技术在实践中存在的风险,没有实践的检验,不能理性有效的合理分配风险,违约责任条款的设定无疑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。要规避BIM应用的风险,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BIM标准化工程合同管理体制,做为设定合同违约条款的基准,确立违约责任,明确违约赔偿额度。

结语
BIM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,但在中国特色的建筑领域确呈现出水土不服,BIM技术若想在中国建筑领域乘风破浪,彻底改变建筑业传统管理模式,除了攻克技术壁垒,更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。而在这一法律领域空白的今天,我们除了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技术规范,法律规范,还需要借鉴国外实践经验,深入研究,摸索前行,从而推动BIM技术的良性发展,带来中国建筑市场的新格局,前路漫漫,任重道远!

上海工程律师
 

相关内容

联系方式

微信:gaojunlaw

邮箱:gaojunlaw@126.com

咨询热线:13817668278

地址:上海陆家嘴世纪大道88号金茂大厦9层

Copyright 2020 上海建筑工程律师 沪ICP备07505383号-15 技术支持:律品科技

电话咨询